“十五五”洞察I什么是战略规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24-12-11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417
【本文导读】
企业要发展好,必须要有个清晰的战略规划,主要是要有个清晰的战略,战略规划是两个词,
战略是研究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规划是研究怎么做,规划是个策略。所以企业一定要把战略规划搞清楚,但是我们现在在战略规划领域,从“十二五”就总结了三个大的问题,那么到“十五五”仍然存在。
第一个问题,就是有规划无战略的问题。
这是最大的问题,仍然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我刚才讲了战略是研究做什么,规划是研究怎么做,我们很多企业没有认真的选择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只是规划了怎么做,只有策略,没有战略。今年,某省第一大企业,省企业把他们的“十四五”成果给到我,让我给提提意见,我说我没法提,为什么呢,我说你那个不是战略,你说是规划也勉为其难,做专做精,什做新做特等等,你这个是战略吗?我为什么要做呢?它只是一个产业政策,他为什么把它当成战略,这是不对的。所以做规划之前一定要有战略,因为这个国有企业,选择业务选择方向是受限的,所谓主责主业。这个概念是需要很深入的研究的,所以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是什么意思呢,就原来的管理方法有问题,但是尽管在这样一个限定下,我们国有企业仍然是有战略空间的。为什么呢,我们要创新呢,有新业态,有新模式,有新经济新技术。那么在传统的这样产业边界锁死的情况下,我们在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上进行。一定要战略和规划要分开,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晚上8点之前没下过班,比如说单位会议多,开完会还得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但是有其中原因,不会管,只会当老总,不会当老板。所以我们现在国资改革要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就是让你去当老板。
第三个问题,把混乱化等同于多元化。现在不少企业搞多元化,是揣着糊涂装明白。他们根本没有选择多元化的依据,也没有发展多元化的能力,只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走到哪算哪。美其名曰是多元化,但实质是混乱化。企业不能不顾自身能力以及行业特点,到处抢抓机遇。机遇来了首先要判断对谁是机遇,对谁是威胁,否则就是混乱化经营。企业如果最终能够成功,虽然表面上看着有点混乱,但也是多元化的典型;但从我们目前的认识来看,就是混乱化发展。
总结一下十四五,从全国来看,不管包括政府还是企业,还其他单位,我们编制十四五,从宏观层面投入巨大,成效显著。国家有十四五以及2035展望,企业也是这样,这是政治层面,从理论层面呢,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国内几乎没有成熟的战略规划理论。我们在看,还在用麦克尔波特、彼得斯托马斯等理论。国资监管领域,昂扬的调门,尴尬的现实。
最主要的是我们国企现在都有功能定位,但是你注意到在十四五期间,国企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了明确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三个属性,原来是两个属性。企业是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叫经济属性,社会属性,现在加了一个叫政治属性。国有企业三个属性。那显然对于业务选择的运营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另外我们提出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要一业一企。一企一策,就这个事情,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国企》杂志,我明确提出我的观点,一业一企可以,一企一业基本不太可行。运营企业就一个业务。(要“一业一企”,慎“一企一业”---探讨国企专业化整合的有效路径完整版)
我当年给某省国资委他们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建设,对下属评价邀标找了国内几家知名公司,有我们,但是我没去,领导很不高兴,第二轮我去了,领导就更不高兴,为什么,我跟他吵起来了。为什么要吵,我说你不能搞这个,你下属企业有做房地产的,有做钢铁的,有做煤碳的,有做金融的,用什么指标来评价,我本科就是人民大学学统计的。领导说用主业。我说那就更好,我问小米和苹果是一个主业吗。不是现在的小米,是当时刚出手机的小米。这根本就是两个行当,当时他说,小米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企业,这就是企业使命啊,企业使命就是你企业是干啥的?小米它通过这个手机这个产品建立客户粘性,获得消费数据,建立渠道,然后搭着这个互联网渠道卖小米手环。卖空调,卖空气清新机,它还有好多好多好多产品,我们都认为苹果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但是美国人认为苹果是一家什么企业,你肯定想不到,美国人认为它是一家玩具企业。是一家文具公司。苹果一手抓工业设计,一手抓消费体验,现在叫平台型公司。那么一手抓工业设计,一手抓效率体验,这是典型的玩具公司的价值链,只不过那个做的布娃娃,这做的是电子玩具,仅此而已。
那么在实践方面呢,要搞清楚你每五年要干什么,干的是什么。你就是一个五年规划。战略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每五年一轮回是你的规划。战略是可以有更长的周期的,就是我有这样一个战略,我可能分两个五年,三个五年,五个五年来实现。是这么一个概念。
但是现在国企做不到,至少你领导人任期就把你锁死了。那么这一折腾骨子里本质上他不到战略周期,就如这个小孩没到7岁,你没法换乳牙,这哥问题不能回避?我们今天要研究在这种体制机制下,在这种战略环境空间下,我们怎么把它做好,这是我一贯的观点,所以应该在战略执行上,特别是国有企业应该是很好的延续,因为国有企业相对比较稳定,它不像民营企业那么波动,对吧,所以国企更能保持战略的长期性。这是我提炼的战略的这个逻辑,最高的是愿景,愿景下来是战略,战略下来是规划,规划下来是计划,计划下来是行动,这么个逻辑。
仁达方略长期为央企、地方国企、优秀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政府及非盈利性机构开展国企改革、战略规划、集团管控、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组织变革、流程梳理等综合管理咨询服务,同时仁达方略累计出版图书112部,数万份完整分析报告涵盖各行各业。仁达方略各专业模块以及新质生产力、创一流、高质量发展、国际化等领域权威专家,涵盖各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