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十五五”规划的三大挑战与四步构建战略系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25-07-04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9
【本文导读】
2025年的中国,正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幕的交汇点上。当国务院国资委宣布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增长35%、在总投资中占比超70%,当全球超薄柔性玻璃(UTG)出货量同比增长36.9%,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产业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质变。
企业“十五五”规划(2026-2030)的编制,已不仅是常规的战略周期迭代,而是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系统性重构——国际技术封锁加剧、国内增长动能转换、产业竞争范式颠覆三重压力叠加,倒逼企业以战略前瞻性、产业协同性和执行刚性重塑发展坐标系。
PART01
规划背景
三大挑战重构战略底层逻辑
“难”字当头,环境复杂性史无前例。全球产业链重组加速,美欧推动“友岸外包”,关键技术“卡脖子”风险从芯片蔓延至生物医药、工业软件等领域。
国资委数据显示,央企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领域的关键资源自主掌控率虽提升,但高端芯片国产化率仍不足20%。
与此同时,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与企业债务高企形成“剪刀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速目标锚定5%左右,告别高增长惯性,企业需在增量稀缺时代寻求结构性机会。
“转”字攻坚,发展模式面临范式革命。“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企业如山东能源集团通过“煤炭整合+光伏储能”协同模式,实现年降本超2亿元;
数字化转型则从工具应用升维至产业重构,浙江商贸集团借力“跨境电商+海外仓+数字供应链”,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0%。
但转型绝非坦途:央企新能源汽车虽销量增80%,但盈利面不足30%,揭示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间的鸿沟。
“实”字为要,规划落地遭遇执行陷阱。许多企业规划与执行“两张皮”:战略目标与年度预算脱节,创新投入被短期KPI挤压。
国资委对此祭出“一企一策”考核改革,对新能源车业务单独考核技术、市占率而非当期利润,直指战略落地痛点。
东风公司更在规划启动时强调“画好商品画像、营销画像、金融画像等五类画像”,以数据穿透力保障规划可操作性。
仁达方略研究院表1:企业“十五五”规划三维环境扫描重点
图片
PART02
规划方法论
四步构建动态战略系统
精准复盘与前瞻预判双轨并行。东风汽车在“十五五”规划启动中,率先评估“十四五”目标达成率,分析未达标项的深层诱因(如技术路线偏差或市场误判)。
UTG龙头凯盛科技则通过技术路线图预判:2026年“混合型超薄玻璃”(Hybrid UTG)将量产,通过局部蚀刻实现折叠区变薄、平坦区加厚,需提前布局抗冲击工艺。没有诊断的战略如同无的放矢。
目标体系需经济、改革、责任三元统一。经济指标上,辽宁要求省属企业增速超GDP;
改革维度需明确混改覆盖率、研发投入年增10%;
社会责任则需量化碳减排路径——如云南铝业通过绿电直供,碳足迹降30%。
东风公司更设定“新能源销量300万辆,总销量重回400万辆”的二元目标,体现规模与结构的再平衡。
产业布局要传统升级与新兴突破共振。传统产业不是“低端”代名词:昆钢“一键炼钢”智能化改造提升效能15%,云铝绿电直供重塑成本结构。
新兴产业布局则需卡位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从“制造先行”转向“场景落地”,2025年聚焦“低空+物流”“低空+文旅”四大场景;
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智元将价格下探至9.9万元,打开服务蓝海市场。
体制机制以治理优化与风险免疫为基。党组织前置研究、外部董事否决权等治理革新,避免战略短视;风险防控需建立债务预警模型(负债率红线)、合规审查全流程嵌入。
更关键的是动态调适机制:国资委允许央企预留15%-20%规划修正空间,以应对类似2024年大选年后全球75国政策突变的风险。
PART03
行业实践
差异化路径下的创新图谱
传统制造业:绿色与智能双轮驱动
钢铁、化工等行业以“技术减排”重构竞争力。河北沙河玻璃研究院建成国内首条狭缝下拉法UTG试验线,将能耗降低40%;山东能源集团整合省内煤炭资源,同步布局光伏储能,实现“黑电绿用”,年减碳百万吨。绿色溢价正在转化为真实利润。
新能源车企: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跃迁
2025年成为新能源车“下半场”(智能化)开局之年。L2+级智驾渗透率从2023年45.6%飙升至66.6%,比亚迪成立先进技术研发中心猛攻智驾算法。央企更肩负生态整合使命:一汽与零跑合作开发新能源乘用车,探索“技术开源+资本协同”新模式。
科技企业:硬科技突破定义未来话语权
UTG行业技术迭代加速,2024年厚度突破30微米,弯折半径缩至0.5毫米,耐折次达100万次。凯盛科技凭此技术导入华为、小米供应链,2025年Q1净利润增73%。大模型行业经历“百模大战”后,2025年将收敛为“4-5个基础设施型平台+垂直应用”的格局,算力竞争让位于场景渗透。
仁达方略研究院表2:重点行业“十五五”规划战略锚点
图片
PART04
规划落地
三维保障体系构建
组织保障:破解“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东风公司构建“1+N+X”三级规划体系:“1”为总体规划,“N”覆盖创新、低碳等8个专项,“X”分解至27家直管单位。华为的“战略解码工作坊”将五年目标转化为部门年度PBC(个人业绩承诺),确保战略穿透力。
资源重置:政策与资本精准滴灌
企业需争取绿色专项债、税收优惠(如云南绿证交易);资本运作上,上海国资设30%新兴产业营收目标,国家能源集团推动可再生能源板块上市。研发投入更要敢啃硬骨头:谷歌将20%营收投入技术预研,方有安卓、量子计算的突破。
动态监测:用数字韧性对抗不确定性
建立“规划-预算-考核”闭环:每半年召开战略推进会,利用ERP、BI工具监测偏差。更需预设情景触发器:若碳关税开征或UTG弯折半径突破0.3毫米,立即启动预案修订。
PART05
在战略定力与创新魄力间寻找平衡
“十五五”不仅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企业从“大”到“强”的质变窗口。当凯盛科技的UTG在折叠屏上弯折百万次而不损,当东风的新能源蓝图锚定300万辆销量,当低空经济从制造神话走向商业闭环,这些实践揭示了一条铁律:规划的价值不在于完美预测未来,而在于构建动态适应未来的能力。在技术突变与需求坍缩并存的年代,唯有将国家“双碳”“新质生产力”战略化为企业肌理,以“难”字清醒头脑、“转”字重构筋骨、“实”字锤炼手脚,方能在2030年锻造出3-5个世界级产业集群、10家以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文献:1.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资委令第45号),2025年;2. 国家发改委,《“十五五”碳达峰行动前瞻规划》,2025年2月 ; 3. 深圳市人大,《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2024年 ;4.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设计指南》,2024年5月;5. 仁达方略,《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框架:战略锚定与路径拆解》,2025年4月;6.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年度报告(2025)》,2025年;7. 中国移动,“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产研实践,2025年;8. 龙江森工集团,“生态产业化”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9. 亿航智能 & 小鹏汇天,低空经济专利布局分析,2024年;10. 捷泰科技,光伏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2025年。
宏观数据:PM2.5浓度、新能源装机规模等引自国家发改委发布会;行业数据:无人机全球市占率、低空航线数量等源自粤港澳大湾区政策评估报告;企业指标:央企研发投入(1.1万亿)、智驾渗透率(66.6%)等依据国资委专项行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