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产业链整合等激烈的竞争及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管理者时刻关注企业增长。只有增长,企业才能增加股东的价值、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到更高质量的人才、接触到强大的联盟伙伴、建立品牌知名度、接触到外部资本等等。如果不增长,企业就会成为行业合并的牺牲品、脑力枯竭、雇用人员时缺乏吸引力、公司文化衰退、接触不到外部资本,等等。
什么是增长的驱动因素?去哪里竞争以及如何竞争?退出哪一项业务?应该把重点放在哪个发展机会上?怎样使增长持续下去?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世界500强中已有80010的企业属于产融结合型企业。
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在产融结合方面先行一步,如中石油、国家电网以及宝钢集团等。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统计,截至2010年末,有数十家央企投资了上百家金融资产。
投资界有句名言: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当前,产融结合已经成为跨国企业成长的趋势。著名的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原本只是一个制造业企业,实体收入的85%来自制造业,15%来自服务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制造业衰退,GE从制造业逐渐向金融服务业转移,到2000年,GE的营业收入达到1300亿美元,其中金融服务业的贡献率上升到46%,而制造业收入下降到33%。在转型的10多年中,GE的产业部门和金融业互相依存、互相提携,相得益彰,共同创造了集团利润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企业界神话。
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全世界都在问,中国还能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吗?还有增长空间吗?如果有还能在哪个方向或哪个领域增长?现在,我们探讨企业增长显得既现实又及时,因为无论是延续已有的方向和增速还是谋求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方式,都要依托企业。
企业增长,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组织规模、市场占有率、产业跨度、年度营收总和、利润率——俗称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做好,而究其本质,则是价值增长。
以上为图书简介,更多信息详见“仁达方略管理大数据中心微店|图书”扫码直接进入微店。
绪论
第一节 企业增长是全世界企业首脑所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 后危机时代集团企业面临的环境与战略转型
第三节 转变思维方式,创新思维观念
第一章 研究产融模式的必要性
第一节 企业实现利润倍增有哪些方式
第二节 产融模式是企业实现利润倍增的方式之一
第三节 产融模式:企业实现利润倍增的加速引擎
第二章 产融模式的基础与前提
第一节 产融模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三个关于企业本质问题的探讨及结论
第三节 实行产融结合需要积累五种能力
第三章 国外产融模式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模式
第二节 以GE为代表的美国模式
第三节 两种产融模式各具特色
第四节 国外产融模式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 国内产融结合现状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产融结合
第二节 我国企业在产融结合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第三节 基于现状进行产融结合的好处
第五章 产融结合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防范
第一节 集团企业产融结合可能的风险点
第二节 集团企业产融结合风险集成管理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集团企业产融结合案例解读
第一节 卡特彼勒:“设备制造+设备金融”模式
第二节 UPS:“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
第三节 GE:“产业组合+综合银行”模式
第四节 宝钢集团:产融结合,推进钢铁主业发展
第五节 海尔集团:全力打造产融帝国
第六节 中粮集团:打造金融帝国实现产融结合
第七节 巴菲特:“产业+股市”模式
第八节 沃尔玛:“*+信用卡”模式
第九节 中国移动的金融选择
第十节 中石油的金融帝国
第十一节 国家电网的“英大金融系”
参考文献